越多的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儀器的面世,究竟有沒有必要進行盆底功能康復?
產后盆底康復治療主要分為:非手術治療(盆底康復治療儀器、生活方式干預性治療、藥物治療、子宮托治療、運動療法),手術治療
重度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可以選擇手術治療進行盆底康復治療,使用陰道前壁修補術(傳統),恥骨后膀胱尿道懸吊術或吊帶術(現代)。手術有大出血、感染、麻醉意外的風險,有統計表明大約有11%的女性在一生中需要經歷脫垂手術治療,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首次手術后的4年后需要再次手術進行盆底修復治療。
然而生活方式干預性治療、藥物治療、子宮托治療等保守治療方法相對于盆底康復治療儀器進行盆底修復治療存在局限性,有待改進。
盆底康復治療設備是治療和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最有前景方法。依據盆底治療儀中的盆底電生理及盆腹動力學作診斷基礎,為患者選擇的盆底個性化康復方案是預防和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理想途徑。